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官简介

先进模范|刘芳:不负伟大新时代 最是青春吐芳华

发布时间:2021-03-26 17:18:1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身为新时代人民法官,既要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也要有当代自豪感、荣誉感,我们站在国旗、党旗下法官入职宣誓那天起,信仰什么、追求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脚步迈向何处,决定了我们的道路通向何方。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这是刑事法官肩上的千斤重担和万钧责任的贴切描述。2013年经工作调整,刘芳从大厅窗口的立案法官,成为端坐审判台,手执法槌的审判法官,对缺乏审判实践经验的刘芳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她心中默默鼓励自己说:“我没有高于常人的智商,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是我能吃苦,唯有踏踏实实,更加勤奋刻苦钻研学习,才能快速适应新工作”。就这样,一方面购买刑事办案手册、刑事证据认定规则、刑法实务研究等专业书籍,在审判理念、证据标准、裁判规则等方面提高刑事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取长补短,虚心向前辈请教,主动参与组成疑难复杂案件合议庭,向老审判员学习庭审技巧和处理疑难复杂案件思路。日升月落、春去秋来,至今已近八个年头,在日复一日的审判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习惯,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一名沉稳的刑事法官,心情也由最初的忐忑变成现在的坦然。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法官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刑事审判事关人身自由,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的职能,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正确裁判,影响甚至决定着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当好一名刑事法官,既要秉持勤勉的职业态度,又要具备理性思维和有温度的情怀,不但要让犯罪分子罪有应得,还要让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最大程度修复,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2019年,在审理被告人赵某抢夺一案中,被告人赵某系一名20多岁、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小伙,凌晨下夜班途中,偶遇醉卧路边女子李某,当时李某正在通过耳机拨打电话,因一时贪念,赵某在女子有所觉察防备,但因醉酒无力反抗的情况下,将手机抢走逃离。数日后,赵某被公安人员抓获,涉案手机也从其家中追回。


    检方就此指控被告人赵某犯有抢劫罪,一旦罪名成立,其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庭审中,赵某痛苦流涕地陈述自己没有犯罪前科,平时一贯表现良好,只是一时贪心作祟将他人手机抢走,对自己的行为痛恨不已,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真诚表示改过自新。


    在合议该案中,作为主办人刘芳认为,结合赵某的行为细节及主观意志,坚持用证据说话,还原案件事实,做到主客观相一致、罪责相一致,对检方指控抢劫罪不予认定,最终依法以抢夺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一审宣判后,赵某未上诉,检方未抗诉,该案件也被评为2019年全省优秀案件,得到多方认可。在承办这起案件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法官审理案件时,不能置身事外,要怀同理心,换位思考、移情共情,站在对方立场思考,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还能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就有可能让他们重拾希望。

    一位西方法学家曾说过: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作为刑事法官不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裁判者,而是在依法严惩罪犯,维护法治威严的同时,又要努力化解矛盾,彰显法律的温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法官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沉淀的职业,办案是不断挑战的过程。刑事审判工作专业性强、责任严重,经常遇到案情复杂、处理难度大的案件,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刑事法官不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必须具有一丝不苟、努力工作、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

    201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名刑事审判法官,刘芳投入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审理这类案件对承办法官要求很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持续作战的韧劲。期间,刘芳先后审理了的被告人江西宁某、湖南罗某、河南栾某分别为首等多个套路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涉案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此类案件是扫黑除恶活动重拳出击惩治的新型案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堆积成山的卷宗,仅庭前阅卷工作就是一件艰难而庞大的“工程”,所有卷宗不仅要全部审阅完,涉案人说过、做过什么,书证的内容、关联,都要记下来而且还要做到烂熟于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庭前连续半个月晚上加班熬夜手写阅卷笔录,将上百份证据按照种类进行摘抄罗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仔细甄别、筛取有用的证据,形成完整、闭合的证据链条;针对控辩双方争议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查阅学者论文、类案判决,整理归纳出庭审重点,为庭审查明事实做到心中有数。持续十多个小时的庭审平稳、有序,结束已是凌晨一点,虽感疲惫,但心中更多的是犹如翻越重山后的成就感和踏实感。合议案件中,刘芳坚持不能机械理解相关文件的精神,不能因为是重点打击的对象拔高定罪量刑的标准,还要严格按照刑法条文的主旨要义,从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把握事实,做到事实认定有理有据,科处刑罚不偏不倚,让案件经得住推敲和历史考验。

    “懂得沉默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倾听是一种沉默的美德,是一份安静的耐心,一种无言的尊重。 涉众型经济犯罪,数额庞大、人员众多、案件民刑交织,受害人情绪激动,维稳难度大,如果案件处理效果不好,对受害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倾听当事人心声,真正了解、把握当事人的迫切诉求,得到当事人理解、信任和支持,在处理这类案件中尤为重要。


    在审理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类案件过程中,刘芳将涉案财产的流向及处理作为法庭调查重点,运用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促使被告人主动交代涉案财产的线索,详细记录、敦促检方查明落实,对受害人的迫切诉求有所交代和反馈是办案的压力也是动力,当受害人的损失有望挽回,她那颗悬着的心这才略感踏实。

    从穿上法官制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责任、奉献、牺牲结缘,审判工作虽苦却甘之如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人生,我仍愿做一名法官。刘芳深信,坚守对党和国家、人民的忠诚,对法律公平和正义的信仰,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是信任,在新时代执守理想,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刘峥嵘    

文章出处:刑庭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