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华龙区法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23 10:36:31



为了进一步加强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维护社会稳定。6月19日上午,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华龙区法院设立了宣传展板,同时向过往群众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资料,现场答疑。

法院干警结合法院审判中的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方式向群众讲解非法集资活动的性质、危害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的法律处罚等相关知识。同时耐心向群众讲解非法集资的常见形式,如何识破非法集资的真面目,避免上当受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而减少和避免损失。

此次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华龙区法院共发放宣传手册200余册,接受现场法律咨询30余人次,把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教育落到了实处。使广大人民群众认清非法集资的性质和危害,增强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今年6月是

第8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

主题是“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那么,非法集资的套路有哪些?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一起去看看吧

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1

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等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2

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3

以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

利用亲情诈骗

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防范贴士

看主体资格是否具备

查询相关企业的行为是否经国家批准、是否合法等;

看主体身份是否真实

查询相关企业是否经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

看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

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

分析行为人的承诺

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主动向公安、工商和银监等部门反映、咨询

接受执法部门的指导和劝告。

遇到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资”、“理财”项目,

务必警惕: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

2.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

7.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勤劳致富,合法赚钱

对承诺高额回报、低成本、无风险的投资

一定要擦亮眼睛

不听 不信 不转账

远离非法集资

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期数:445

文字:刑   庭  张进昌

照片:刑   庭

责编:政治部   魏凯强  张雨涵

审核:刑   庭

责任编辑:刘峥嵘    

文章出处:刑庭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