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系列债务诉讼案件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趋势,以致商品房销售合同违约、劳动争议等诉讼标的相同或类似的群体性诉讼案件大幅增多,法院“案多人少”矛盾不断加剧。1月25日,华龙区人民法院正式启动民事案件繁简分流运行机制,积极大胆探索运用示范诉讼模式化解群体案件。截止目前已完成95起案件的诉前调解录入移转工作。
1月24日,立案法官通过网上立案将141户业主状告某开发商延期交房民事案件导入内网系统,并根据网上提交的起诉材料,认真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鉴于案件类型、诉讼请求事项相似,且均为同一被告,属于典型的群体诉讼纠纷,如果沿用普通审判模式,由于程序繁琐,不但诉讼成本和司法成本高,而且办案难度大、周期长,不仅不利于案件司法审判,而且也无法满足群体案件的多元诉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决定从该群体案件着手,积极探索示范诉讼方式,选取其中1件典型案件,组织业务精英进行精细化审判,形成判例或调解方案,再对等候处理的其他案件或同类纠纷进行统一裁判或调解处理,实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立案庭负责网上立案审查的接待人员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与涉案代理律师预约。25日,双方充分沟通,决定将其中1件直接导入正式立案系统,其余140件导入诉前调解程序。随后,立案法官对业已形成的程序模式,层报院领导和承办庭室,以解决案件流转的衔接问题。在与案件当事人协商过程中,立案法官充分利用诉讼费杠杆作用,即同意诉前调解一律不收取费用,促使群体案件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方式来解决问题。
华龙区法院立案庭从源头搭建多元解纷平台,有利于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效能,缓解办案压力,降低涉诉信访隐患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